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如鲠在喉】南京体院教授王正伦:什么样的“运动技能”对学生最重要?

2016-11-11 王正伦 动商研究中心


导  言

当今的学校体育,一说起培养学生的“运动技能”,马上就会联系到“竞技项目”,正如大家传言的所谓把【足球】、【武术】、【田径】、【游泳】、【篮球】、【排球】、【体操】列为七大重点项目,并强调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的“龙头”。(小编补充:今年5月,国办发【2016】27号文件正式确定为10个项目,增加了乒乓球、羽毛球、冰雪)




有人以演绎推理的方式把这些项目解读成:田径是“一切陆上运动之母”,游泳是“一切水上运动之母”,而体操可以视为“一切灵巧性运动之母”;三大球则对于提升孩子的责任担当、大局观念、团队素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;武术是炎黄子孙的国粹,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,是对民族锐气和斗志的磨练。并下结论说:教育部力倡的七个运动门类,或是集体项目(三大球),或是基础大项(田径、游泳、体操),或是传统国粹(武术),都无可厚非。




乍一看,以上的解读和结论似乎没有什么不妥,但细细地推敲,却发现这是一种主观的、因果关系不明、“目中无人”的“竞技运动项目中心主义”论调。其前提假设是“7大竞技项目是前人为孩子精选出来的,必然也是孩子最需要的;只要学了这7大项,上述功能都能实现”。


事实是这样的吗?上述7个竞技运动项目其实已经教了几十年了,有什么证据表明我们的下一代把这7个项目当成“终生爱好”,技能熟练、灵气尽现、文明彰显、遍地开花?又有什么证据表明这七个项目的确让孩子们“强身健体”,增强了他们的“体质健康”?当然,不排除会有一些“事迹”和“案例”,但如果没有“因果关系”的大数据支撑,只能证明人们的演绎推理犯了“以个案推全体”的错误。




因此,还是回归现实,把问题“降维”到“我们的孩子最需要什么样的运动技能”这个起始层面上来,“以孩子的健康需求为中心”或许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。


其实,凡是从事过专项竞技运动的人都知道:


首先,用“熟练”、“可应用(可展示)”的外部标准去衡量,任何竞技运动项目的“运动技能”都是“环境机遇+自身天赋+长期修炼”的结果,其中“环境机遇”和“长期修炼”还包括了长期的“赛事历练”,否则对任何学生而言,其竞技项目的“运动技能”只能停留在“幼稚”阶段,甚至连“门”都无法进入;


其次,即便是熟练掌握了该项目的“运动技能”,其“溢出”的价值效应(即上文提及的“责任担当”、“大局观念”、“团队素养”、“民族锐气”、“竞争斗志”等)并不会自动生成,同样需要在“环境机遇+自身天赋+长期修炼”的过程中去“体悟”和“坚持”才能最终实现“显性化”。况且,如上文提及的,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种“机遇”或“修炼”就是各种“正式竞赛”的历练;没有“竞赛”的机会,如何让学生去体验“责任担当”、“大局观念”、“团队素养”、“民族锐气”呢?更进一步分析,即使有了竞赛的机会,也不一定就会产生那么好的效果,也就是说:“技能高超”并不能直接和“品行高尚”挂钩,否则所有的职业运动员都应该是“人间楷模”了;


第三,一味地强调“主观愿景”,忽视大多数孩子生存的“社会生态”、“生活需要”和“依从态度”去讨论体育的“应然”问题,其结果必然是漏洞百出,难以自圆其说。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、任何一个教育家能够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理想的、竞技运动的“环境机遇+自身天赋+长期修炼”的机会,也没有任何一个大师能够把所有的孩子都训练成“技能高超”、“品质高尚”的“优秀运动员”。




如果我们把孩子当成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(即没有多少机遇和天赋的人),并考虑到他们的生活环境、生存需要和运动态度的话,上述问题就应该换一个思路,即重新界定和区分“运动技能”。


通过对社会和普通人的生命周期的观察,可以发现:作为普通人,当今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能真正融入生活的,有利于长期维护、改善和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的“运动技能”,不妨将其称为“运动促进健康的技能”。这种“技能”可能“散在”于各种“运动项目”之中(例如田径、游泳、体操、武术等),需要人为地加以提炼、引导、强调并需要学生配合进行反复练习才有可能产生“自觉”、“熟练”、“可持续”和“健康”等效果。所以,能够促进个人健康的“运动技能”应当成为学校体育的优先选项,这种“运动技能”大致可以分为:


1、心肺脑有氧运动技能:适合普通学生增强心肺功能和大脑供氧能力的持续性中等强度运动,对技能要求不高,最好每天进行。需要注意的是:真正受益的器官其实是大脑,凡是运动过后感觉“头脑清晰”的,都属于“有效运动”;


2、抗阻增肌运动技能:适合普通学生增强全身肌肉力量的渐进强度的抗阻力重复运动,有一定的负重量和动作技能要求,每周2~3次;改善人体肌肉占比,改善肌肉质量,刺激蛋白质合成,减缓骨质流失;


3、重力制衡运动技能:适合普通学生放松身心、提高身体柔韧性、对抗重力消极影响的伸展和牵拉运动,如太极、瑜伽、普拉提、各种体操和舞蹈等,有一定的技能要求,可用于表演,空闲时间随时进行;




4、用于环境适应的运动技能:对高热、高寒、高海拔(低氧)、特殊介质(如水、冰、沙、石等)、特殊路径等环境的适应性运动,需要运动技术和防护技术,可择机进行;


5、用于耗能减脂的运动技能:适合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中、高强度运动,对技能要求不高,但需要和限食及营养结构调整配合进行;


6、用于靶向康复的运动技能:适合已经受伤、残疾或罹患各种慢病的学生,必须由真正懂得人体运动科学的“运动康复治疗师”制定个性化的、专门针对疾患的“运动处方”。


按传统的分类方法,上述“运动技能”由于没有特定的“竞技运动项目”做依托,因而被简单地视为“身体素质练习”,无所谓“熟练”和“精通”,也从来没有被重视。事实上,身体素质练习(或“体能训练”)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“技术要求”的,只不过这种“技术要求”指向的是“人体解剖结构”或“生理功能”,而我们的体育老师大都是“运动项目”的技术专家,却很少有“人体解剖和生理”的技术专家。在我看来,这是十分悲哀的“目中无人”现象!


“运动促进健康的技能”是一种相对简单、自然、有利于健康生活的“技能”,具有“普遍适用性”;每一种健身运动都是对个体的挑战,也是当代学生最缺乏的“底线性”实用“运动技能”;这些“技能”看似简单、重复、枯燥,但强调的是【频次】、【强度】、【持续时间】和【运动类型】(即FITT),强调的是学生的“即刻感觉”和长期的“累积效应”,对执教者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技巧的要求并不比竞技项目的“运动技能”要低,且更看重的是学生的锻炼效果和健康收益。对普通学生而言,如此重要的“运动技能”,为何教育部不向学校推荐?为何在学校里不被重视?体育老师中为什么很少出现“健身技术”专家?或许这就是所谓的“导向”问题吧,只是希望不要把原本是关系学生生命的“生活体育”导向领导喜欢的“排场体育”。




需要申明的一点是:本文并没有排斥“竞技运动项目”的意涵,因为竞技运动项目(SPORTS)的确包含了学生需要的各种重要的“技能”和可能溢出的“价值效应”,本人在青少年时期有幸参与过竞技项目的训练和比赛,“运动技能”水平即使放在今天的青少年中间也算是佼佼者;应当说,我是一个受益者,因为体育老师和项目教练不但给我启蒙,还给我开了许多“小灶”(身体训练、技术训练和比赛)。


可是,在体育学院执教了这么多年后发现,除了专业运动员外,一茬茬的新生中达到我青少年期“专项运动技能”水平的学生依然是少之又少,身体素质突出者更是凤毛麟角,这是什么原因呢?有人说是“领导不重视”和“应试教育”导致体育课和课外训练的时间不足;有人说是条件不够,没有那么多精通项目技术的教师和场馆器材;有人说项目太多太分散,应该“精选”;还有人说健身技术太简单,学生不感兴趣…… 就是没人认真地反思一下:对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,他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“运动技能”?“运动项目技能”和“运动健身技能”能够划等号吗?


竞技运动项目的“运动技能”或许可以作为“体育”的教材或载体,只不过对缺少机遇和天赋的大多数学生而言,这种“运动技能”未免过于“高级”,实施的限制性条件太多,门槛太高。事实上,百年来有许多人做了大量的竞技项目的改编化、教材化、功能化和赛事化的尝试,甚至连国际奥委会也推出了“青奥会”,希望把竞技和教育实现“融合”。但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:大多数的竞技项目一经改编就失去了原本的“要素”,变得不伦不类;竞技运动技能的“教学”少了“训练”和“竞赛”的支撑就变成了简单的“体验”,其结果是大多数学生从未真正地领悟和掌握。换言之,把竞技项目的“运动技能”作为教育目标,至多让我们收获一点让学生在短时间里“演起来”的效果,并不能解决如何让大多数学生从持续运动的历程中获取健康的问题。


理想很丰满,现实更骨感,理想要转化为现实,恐怕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。先踏踏实实地守住健身和健康的底线,才能迈步向前,期待我们的体育教师中涌现出更多的健身专家!



相关链接




图文编辑〡朱灵玉

图片来源网络

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来源

投稿请发至邮箱:dongshangyjzx@163.com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